终于见到雷夫啦!
我从来不追星,那些影视明星在我的眼里就是不断作秀作秀,那种不真实感让我一点也没有了解他们接近他们的愿望。但是生活中那些有追求,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却总让我崇拜不已,总想着去接近他们,从他们那里获取成长的正能量。
在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时总是被雷夫·艾斯奎斯的做法感动,那些感动如春风丝丝缕缕吹进被职业倦怠感折磨的心,知道自己没有职业幸福感是源于自己对学生的投入还不够。就像有位老师跟我说的:比起雷夫的行为,我们真的只能算是个教书匠,甚至连教书匠可能还不够格,因为“匠”对自己的份内活是懂门道的,而我们有时候做的都已经违背了规律还浑然不知。
在上次雷夫来上海时,我知道已经是活动结束了,心中深感遗憾,希望自己能近距离听听雷夫,感应一下他的真实情怀。这次
这次在报上看到14号雷夫要来杭州的消息,心里顿生喜悦:我可以见到雷夫啦!而事实是我没打报上的索票电话,因为我以为这票一定紧张,我连试一下的勇气也没有。但是我打算发挥我以往在浙图蹭讲座听的本领,先到现场再见机行事。我发现每当我很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是可以很执着的。当然遗憾的是当这件事我比较排斥它的话我做事的动力是很难发动的。为了能先到现场,我直奔校长室想向校长请假。可是当我说出雷夫时校长笑眯眯地说:我们校长培训那天的任务也是听雷夫讲座,我到时候帮你问问是否有票。我那个兴奋啊!13日下午我给校长发短信,校长说还没回音。等到四点左右校长打电话给我说票子拿到了,等下回校时给我放在传达室。我真想给校长一个大大的拥抱! 14日我预留了一个小时的开车时间,却没料到在三桥上桥和下桥处都有塞车,心虽急但是遇到这种情况也只能告诉自己慢就是快啦!好在我到会场时讲座还没开始. 进会场后,我很老实地在后面找了个位置先坐下,这时候校长打电话给我,说她在第一排,我就兴冲冲地到第一排就座了:能如此近距离地看雷夫,我真的好庆幸。 在主持人介绍后,雷夫登场了。 他穿着一套西装,穿着一双白色的运动鞋,有胡子,戴着一副眼镜,用心感应中,似乎雷夫不在台上,但是又真切地在会场的每个角落都感受到了他温热的情怀,朴素的愿望。 他的开场白很有趣,他说一般站在这样的台上讲座的基本都当校长啦,当领导了,但是我很自豪的是我还是个教室里的教师。后来在上城区的校长跟雷夫的对话里有位校长问雷夫,如果他当校长不是可以有更多学生受益吗?雷夫的回答是非常有血有肉的,他说他非常尊敬自己的校长,但是校长的办公桌上有很多治疗高血压呀之类毛病的药,他说如果他当校长的话,他会疯的。 我也曾想过,如果当了领导,可以让自己的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让更多的人受益,但是事实上在工作中如果没有一定的毅力,如果不能做个让人觉得很另类的人,那么这些东西其实是很难落实的。校长也不例外。所以还不如当个普通的老师受益的学生更多,更直接。 雷夫一直强调自己是个很诚实的人,他在回答有老师提出的说他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那么多,他们他对家庭的付出就少了的时候,他也承认自己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确实多,他说大概自己是疯了。其实雷夫不仅在学生身上花的时间多,花在学生身上的金钱也不少,他带孩子们去看话剧,200多美元一张的门票是他掏腰包买的。200多美元可以在国外买一个对普通人家来说是奢侈品的包包,一般的家庭都是舍不得花这笔大钱的呢。 不过雷夫一直强调自己有个幸福的家庭,有个支持他工作的妻子,培养出了双博士学位的女儿,还有两个孙子。他也很享受家庭生活。 雷夫说他不是神人,他是个普通人,他经常会为工作的事晚上失眠。他觉得做教师是件痛苦的事。 没有中国式的喊口号,雷夫的话总是会一下一下拉近跟听众的距离,让我们觉得似乎那就是自己,只是我们没有坚持,只是我们没有想到好的办法,只是我们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不够多而已。 其实,我们发现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爱不够地道罢了。我们让孩子服从规矩,很多是以恐吓诱惑这样的方式,所以很多孩子会走出校门就乱扔垃圾。雷夫用了道德发展的六阶段,让孩子们积极向着更高的精神境界进发。所以他们的孩子的行为会特别优雅,他们的孩子会特别自律。 特别有感触的是原定有一节雷夫的公开课,但是雷夫觉得让孩子们在这么多人面前上课对孩子们是很不尊重的,所以他选择了小范围的上了一节公开课。我想这一定会让我们很多老师汗颜,因为公开课,已经成了中国一道风景,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
今天看很多新闻报道,发现人家记者因为能近距离跟雷夫接触,所以他们写得更详细,此处转载。
“第56号教室”的故事很精彩
雷夫·艾斯奎斯,198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现为美国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五年级教师,这所小学是美国的第二大小学,九成孩子家庭贫困,且大多来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雷夫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被《纽约时报》称为“天才与圣徒”。
在他的“第56号教室”里,雷夫是一个“全科教师”,他独创的阅读、数学等基础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着迷般地每天提前两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内仍不愿离去。
学生的成绩,在美国全国标准化测试中高居前5%。雷夫还依据“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引导学生的人格成长。他的学生,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长大后,不少进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名校就读,一时间成为美国教育界的佳话。
幽默、真诚、热情、执着、勇敢、锲而不舍,还有点“疯狂”。在演讲以及与上城区老师家长们的对话中,雷夫的这些气质感染了所有人,并被授予“上城荣誉教师”。
中午休息时间,雷夫还给崇文实验学校的10多个孩子上了一堂数学课,与孩子们成为了朋友,并邀请孩子们有机会去他的“56号教室”参观。
暑假带孩子们旅行,全由他掏腰包
他的这些学生,有八成以上的家长,要么是吸毒的,要么已经去世,要么是在监狱里,所在的家庭都非常贫困。
每年暑假,雷夫都要带着“56号教室”中的40个孩子一起去旅行。在旅行时,雷夫秉持的一个原则是,一定要让他的学生住四星级宾馆,一定要到最好的饭店里用餐。
有一年,他和学生们到百老汇看演出,他给学生住四星级宾馆,买240美元的门票。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住这么好的宾馆,买这么贵的票,要知道孩子所有的费用都是雷夫自己掏腰包的。
雷夫说,这是教育,他要让孩子体验什么是最好的生活,要让孩子知道,只要他们努力工作,将来就可以过这样一种生活。在他的教室里,他给孩子用的东西,音乐器具、灯光、音响也都是最好的。
每年的环球旅行,40个孩子,14天,来回的机票、宾馆,一切住行,全是雷夫个人承担的,没有政府拨款,也没有家长掏钱。
雷夫靠他的全球演讲挣费用,来支撑“56号教室”孩子们的活动。
“我的教室里面,主角不是我”
不少人都很好奇:雷夫的“56号教室”,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雷夫说,在绝大多数的课堂里面,老师是整个课堂里被关注的焦点,但在他的教室里面,他是一个隐身人,总是站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换句话说,“我的教室里面主角不是我”。
在雷夫的演讲开场之前,主办方安排了学生的演出。
雷夫看了之后很是感慨:“我们看到了学生的精彩演出和老师们的辛勤工作。但你发现没有,最大的一个不同是,今天参加演出的孩子,他们总是看着老师。而我的学生,从来不看我,他们只看自己,他们都是非常独立的学生,他们才不在乎我雷夫呢,他们也不在乎我心里在想他们什么,他们只在乎他们心里面在想什么。这就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不同。”
雷夫说,他教学生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判断力、独立的行为。而在中国,学生们关注老师的眼神,并期待老师对他们的评价。雷夫说,他带着40个学生游遍美国,学生行为端庄,举止优雅,并不是为了取悦他们的老师,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有独立的行为准则。
曾以为学生的分数就是老师的一切
雷夫组织学生旅行、表演莎士比亚戏剧、做游戏,但他的学生,考试成绩也非常好。
雷夫说,在他刚当老师的那几年,他也曾认为,考试的分数就是老师的一切。“但太太告诉我,最重要的事情是教室里面有一个好老师。我花了10年时间才搞明白,我在教室里究竟应该做什么。我又花了20年时间去琢磨,怎样把这件事情做好。”
学生期末考的分数,雷夫并不在乎。但是,他还是告诉学生,如果考试考得好,进了一个好学校,也许生活就从此得以改变。同时,他会跟学生说,考试跟学习,完全是两码事。
“我告诉学生,在一个不健全的教育制度体系里,考试是一个必须的‘恶魔’。之所以我的孩子在考试中能做得好,是因为我的课堂分两部分,一个是学习,另外一个是准备考试。由于他们在学习环节学的水平如此之高,以至于考试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小事一桩了。如果你能够在莎士比亚表演中表现得非常出色,语文考试又算得了什么呢?”
能拥有这样轻松有趣的老师,第56号教室的学生是幸运的,更幸运的是,从这个传说中的教室走出来的小学生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
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分数对于教师和学生,同样重要。
杭州的老师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话题:演莎士比亚戏剧、做游戏,这些活动都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但你的学生考试成绩非常好,你是如何做到两者兼顾的?
面对这个问题,雷夫笑着说:“我是一个很诚实的人,实际上,学生在期末的时候,成绩考得好不好,我才不在乎呢!由于期末考试这座大山,我们的老师每天都在剧烈的压力下工作。”
“剧烈的压力”,引来台下老师们的共鸣:原来美国也这样!
雷夫继续说,“我在56号教室中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在考试中根本没有考到。诚实为上,这是我对考试的态度。”
“但事实确实如此,我的学生考试的确考得很好。”
这是为什么?
雷夫说:“我直言不讳地告诉学生,考试是学习环节中最愚蠢的一部分,而那些出考卷的、定规章制度的人自己并不教书。那些制定规章制度的人,没有勇气在我的56号教室教学生。”
“但,我还告诉学生,如果考试考得好,一扇扇的大门就能为你打开。如果这些门打开,你进了好的学校,也许你的生活将得到巨大的改变。”
“同时,我也告诉学生,考试和学习完全两码事。我们在准备数学考试的时候,并不在数学课上准备。我把考试的复习和数学课,决然分开。准备数学的考试,不是学习数学,同样,语文的考试,也不是学习语文。”
他告诉学生,在一个不健全的教育体制下,考试是必须的。由于他向学生诚实地分析了考试的种种背景,所以他的孩子们都愿意考好,并且能获得更多生活得更好的机会。
之所以他的学生在学习的环节做得很好,雷夫说:“因为孩子们在学习的环节做得很好,考试真的就是小事一桩。正如,对于一个会演莎士比亚剧的学生来说,语文考试又算得了什么呢?”
雷夫说:一个正确的教育行为,一遍十遍不能起作用时,一百遍甚至五百遍,一定能收获奇迹。
很多教师和家长喜欢用“恨铁不成钢”这个成语,为自己的教育无效掩饰,或者为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开脱。我想,雷夫必定不喜欢这种情绪,这种说法。
雷夫带的班位于一栋三层小楼的顶层,教室序号为56。
这间不到40 平米的房间,顶层有裂缝,如果碰上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会下小雨。教室里木制的椅子,有大大的裂缝,学生们如果不小心摇动了椅子,屁股的肉就会被夹住。雷夫多次向学校反映这些问题,但都得不到处理,他决定通过自己的双手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的环境,于是牺牲了好几个休息日,敲敲打打,修好了天花板裂缝和桌椅。
他满心以为学生们会感激,但情形恰恰相反,没过几天,补好的桌椅又坏了,天花板因为孩子们不断用球撞击,又添了一些新的裂缝。
这天晚上,雷夫为教不好一群顽劣的孩子而黯然神伤,一部《红袜队的球》的电影,给了他启示,坚定了他信心:教育没有捷径,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年欠孩子们的一一补回来。
雷夫开始反复修理被破坏的墙面和桌椅,往往孩子们头一天弄坏的东西,第二天就变好。两次,十次,五十次,有孩子终于苏醒,开始爱惜东西,并阻止其他孩子破坏。
有个孩子王却不想被雷夫征服,他故意砸烂椅子,并将破碎的木条丢弃在污水沟里。雷夫没有发火,没有指责,整整一天,他都没有吭声。等孩子们放学后,雷夫走到污水沟旁,从沟里捞起那些破碎的木条,清洗干净,重新组装。他的手不慎被钉子划破,鲜血直流。猝然间,坚强的灵魂好像也被钉子刺痛,雷夫止不住留下了委屈的眼泪。
此时,他压根就不知道,那个男孩子,正远远地偷看着他。
第二天,男孩坐在雷夫修好的椅子上,竟然格外安静。雷夫朝他笑了,他知道自己不仅捡回了一把沾满泥污的椅子,更捡回了一颗自暴自弃的心。
看到这,想到我们付出两三次努力,找过两三次谈话,就开始气急败坏地“恨铁不成钢”时,是否感到汗颜。为我们的不专业。我们是成人,是专业教师,有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背景,但是,我们经常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候很鲁莽地就放弃,很轻易地就中伤,仿佛对儿童心理一窍不通的“业余人士”。
坚持做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对孩子绝无放弃的理由。这种坚持,是一种专业。
雷夫说:“教育离不开惩罚,但惩罚必须和过错相称。”
雷夫发现,很多美国老师的惩罚出现了方向性错误:因为某个孩子在教室里捣蛋,老师会惩罚下午全班同学都不准打棒球。
孩子们默默接受了处罚,但私底下却恨死了。他们心里肯定会这样想:肯尼抢了银行,为什么蹲监狱的是我?
更常见、更荒谬、更不合逻辑的现象是:约翰没写数学作业,给他的惩罚是下午不准上美术课,或是下课时间不准离开座位。
雷夫禁不住发问:这两者有什么关联?凭什么用跟错误毫无关系的事物来惩罚学生?这样的惩罚会带来什么结果?
老师必须维持教室里的秩序,但千万别忘记纪律的基本真理: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惩罚必须和过错相称。只要孩子们看见你赏罚不公,你就失去人心了,惩罚就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
在第56 号教室,雷夫的惩罚总是有明确的指向,非常精准,就事论事,绝对不搞“连坐”。
雷夫秉持的原则是: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
例如,有个孩子在做实验时出现不当行为,雷夫会严肃地告诉他:“杰森,因为你使用实验器材的方式不恰当,请你站到旁边去。你可以看大家做实验,看大家究竟是怎么使用实验仪器的,但这节课你不准参加实验。你明天还有做实验的机会。”
雷夫建立了一整套公平公正的惩罚规则,他的学生无不心服口服。所以,在第56 号教室待过一年的孩子,都有着强烈的规则和公平公正意识。
惩处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如何惩处犯错的学生?我们很含糊,所以我们经常好心办了一些“傻事”,惩处的结果是让结果更糟,而教师仍不自知。
雷夫告诉我们:懂得惩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
面对成长中的学生,有足够多的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和策略。这是一种专业。
雷夫在第56 号教室里建立信任关系,始终坚持一个前提: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老师一定先做到。“教育是榜样,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自己必须是这样的人。”
有人这样提问:“老师是人,不是神,有时候总免不了会发火,你在56号教室会发对学生怒吗?遇到让你生气的情景你会怎么处理?”
雷夫说说:“我的学生天天让我生气,他们做的事让人难以置信。有的时候,我真的很想把他们从窗口扔出去。我们每年做一个艺术作业,每年年都获得成功,做了三十年了,就是在木板上画画。今年开学第一天,有个学生把作画的喷漆给喝了,我很生气。但是我学到一个经验,如果我希望学生控制情绪,首先我自己要控制情绪,因为我生气也不会让他们变成我希望的人。如果我希望他们做善良的人,可我自己大吼大叫,那就是言行不一,我从来不提高自己的声音,因为这对学生毫无用处。一开始年轻的时候我确实对他们吼叫,可是他们只学到一点,就是对我很恐惧。假如我安静,教室也会安静,假如你能很好地调适你的情绪,你会发现奇迹发生。”
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很震惊,作为教师,我们能不大吼大叫?双休日回来发现学生作业没做好的时候?课堂上那孩子总是扭过头去和后桌讲空话,而且屡教不改的时候?太调皮把同学的的门牙撞掉了半颗的时候?……做教师,难道可以不发火吗?难道可以不大吼大叫吗?
雷夫说:“没人说过我们的工作是很容易的。”“我们是榜样。我们要培养善良的学生,老师就要身体力行,生气时也要友善。”他说,每一天下班回家,他都精疲力竭,不是因为课程负担太重,不是体力太差,而是他几乎每一天都要压抑自己心中的怒火。这是非常疲惫的一件事。但,这是必须的。
我们习惯喜怒形于色,喜欢“杀一儆百”,喜欢“做做规矩”,我们甚至会享受,咆哮的瞬间,教室肃穆的气氛,享受一种绝对权威。现在想想,这就是一种不专业,只顾宣泄自己的情绪,选择最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毫无策略可言,从未想过效果几何。
向雷夫学习:不大吼大叫,不含沙射影,不挖苦,不冷漠。生气时,也要友善。
身体力行,之于教师,这不只是涵养问题,这是一种专业。
让我们向雷夫学习,让我们爱得更专业。正确的教育观,一定的课程建构力,无限的宽容,足够的策略,亲身的践行,无一不是新时代里一个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即便我们不成为教育家,我们至少要做一个专业的教师。“没有人说过我们的职业是轻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