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莹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95 更新时间:2013-12-10
——从“导师、导演到导游”的悦读探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给行路以方向;行路,则给读书以力量。行走课堂,我们一直在悦读的路上。
——题 记
我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交替之际,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老师是我眼里的“神仙”。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说出来的事物永远是新鲜的,讲出来的言语永远是经典的。
初中毕业,老师把我引进了师范的大门,嘱咐我:“到了师范,多读点书,书读了都是自己的!”
进了师范后,老师们也不时地提醒我们:“多读点书,练好本领,三年后你们是要去做老师的!”
“多读点书,多读点书”这话时时萦绕在我的耳边。事实上,爱书的我,早已有些迫不及待了,只等机会一到,就立马将自己埋到了书里。
那时看书是不加选择的:武打小说看了,金庸古龙是我的最爱;言情小说看了,琼瑶、席绢一度令我痴迷。教育类的书籍,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了一些,不外乎《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教育名著》之类的书籍,但那时读这些,多少带有点被动性。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日子,能静静地阅读,真的很幸福。
三年一晃而过,年轻得甚至还有些稚嫩的我,踏上了教育岗位,站上了三尺讲台,也成了一名教师。虽然那时的我初出校门,但阅读让我颇有底气,在当时的农村小学,我俨然成了小小的“教育专家”,同事们在实际工作中给了我许多帮助,但也常常会向我请教一些教育教学理论,让我深感读有所值。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踏上教育岗位之初,时不时会遇到些难题,《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爱的教育》等书籍,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践指导,成了我的好帮手。我努力从这些书籍中寻求源头活水,不断地充实与锤炼自己,从而使自己迅速地成长起来。
在不知不觉中,我实现着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为孩子们崇敬的那个“神仙”,成为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成为语文课堂的领头羊。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阅读的积淀。
我始终认为:“一个没有阅读的班级,不可能是优秀的班级;一个没有阅读的老师,也不可能成为学生的好导师。”因此,我坚持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积蓄能量。
与此同时,我有了新的思考——在我任教的山村小学,孩子们几乎不读课外书,课余生活就是疯玩,如何让他们也“读”起来呢?
作为他们的导师,我首先动笔写了自己的“读书之路”,用我小时候“渴望读书却读不到书”的故事,触动学生的心灵。随后,我经过精心准备,开了一节读书指导课,这不仅是我班的首例,也是学校的首例。那节课我推荐的书是《红岩》,跟学过的课文《江姐》挂钩。其实那节课我上得并不好,整节课几乎都是我在读和讲,学生只是做了我的听众,但他们听得很认真,很投入,虽然课堂上没有共鸣,但课外却有了反响。班级里开始传看《红岩》,我暗自窃喜,因为我知道,阅读的种子,已经埋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学生的反响让我有了动力,“师生共读”活动随后拉开序幕。我找了一些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带着他们静静地,慢慢地读,因为学生的底子薄,急不得。我们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老人与海》、少年版《西游记》等,虽然量不多,但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了,阅读的主动性也强了,他们常常会来打听:“下一本,我们读什么?”……下一本,再下一本,成了我们共同追寻的目标和动力。
牵着孩子的手,我们一起来读书,那段日子充实而快乐。随着孩子们阅读兴趣的日渐浓厚,我尝到了做“导师”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导师”、“读伴”,我坚持着,却也在思索着:这样的模式,我组织得很辛苦,却也在无形中牵制了孩子们的阅读空间。尤其是到了镇上的学校后,孩子们的读书层次参差不齐了,这种模式还能延续吗?
我开始边阅读,边探求新的阅读模式。《小学语文教师》给了我启发和引领,我从课堂开始,从小处着手,进行了新的尝试。每节语文课前,我安排了“美文三分钟”,让孩子们推荐课外读到的小美文,并说说推荐的理由。我安排了分层次的课外阅读,给不同的孩子推荐不同的书籍并提出不同的要求。随后,我们的“与书为友——读书交流会”也隆重登场了……
无形中,我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调整——从“导师”转到了“导演”的位置上。每个孩子都是演员,给他们合适的剧本和角色,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大戏”便可以上演了。此时的我,只需根据剧情的变化,随时注意角色的调整与转换,适时予以指导点拨,便可让这场戏有声有色,高潮迭起。随着演员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会自己选择合适的“剧本”,自己进行“角色”的选择与排练,我这个导演慢慢地轻松起来了,有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阅读充电了。
那期间,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登场了,它让我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我细细地研读他的著作,积极参与新教育实验,不断地调整自己,探求教育教学的新思路。
“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朱永新的这句话,给了我无尽的启发和深深的思考。人近中年的我,爱上了旅行,在走名山,游大川的途中,我突然领悟到:“老师”与“导游”,竟是如此的相似:老师是孩子心灵上的导游,引领孩子游历人生的美好;老师是孩子思想上的导游,引领孩子发现人生的意义;老师也是孩子学习上的导游,引领孩子畅游知识的海洋;老师更是孩子生活上的导游,引领孩子感知生活的真谛。
我开始阅读更多的书籍,包括一些杂书,因为我发觉,要做一个好导游,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你才能随时随地应对形形色色的“游客”,给他们提供不同的帮助与服务。与此同时,我开始尝试做“导游”,引领着我那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从阅读与实践中,去发掘与欣赏世间的一切美好。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阅读的劲头越来越足,阅读面不断地扩大。班级的图书角,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巧的是,今年的教师节,一篇小学六年级学生写的题为《园丁与导游》的作文,出现在微博上,被大量转发,迅速成为热点。其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园丁这个词,真的适合老师这个职业吗?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美好的风景,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这段文字,让我更加坚信“导游”这一角色的正确性。但我觉得,老师从园丁化身为导游,绝不是说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要给在行走的孩子以必要的引导,引导他们读书,引导他们做人,引导他们走好自己的成长之路。
事实上,我们的教育教学,就如同这户外的行走,应该且走且看,边走边思,常走常新。行走,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更富创意;行走,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显活力;行走,可以让我们的师生更有魅力。而一切的行走,都必须在阅读的引领之下,才有正确的方向和前行的目标。
“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我把朱永新的这句话,作为我行走的目标,作为支持我行走的力量!
我希望,在孩子的心目中,我不仅仅只是一个班级的导师、课堂的导演,更是他们人生的导游,引领他们背起行囊,快乐行走在人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