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飞燕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25 更新时间:2013-12-10
1995年8月,我怀揣美好憧憬走上三尺讲台,开始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我喜欢语文,喜欢上语文课,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在课堂上享受语文的快乐。18年来,我在这条路上慢慢前行,慢慢成长。庆幸的是,这一路,有领导亲切关怀,有专家悉心指点,更有好书一路相伴,引领我向着明亮那方前进。
模仿:初尝语文教学之“甜”味
教学之初,满当当的课务和从早到晚的坚守,让我疲于应付,在低效之中徘徊。
迷茫中,我看到了《小学语文教师》这本杂志。这是一本32开的小册子,里面的内容以短小实用的案例、设计和教学方法介绍为主。我如获至宝,从那时起,我每年必订这份杂志,它也陪伴了我18年。一期期丰富的内容成了我最好的老师,给我很多启发。而适当超前的时效性,使不少内容可以搬到课堂现学现用。还没能力设计这样精美教案的我,在模仿中感受到了快乐。
后来,我特地感到杭州的教育书店寻宝,买了整整一套特级教师的丛书,有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有袁浩的“作文心理实验”,有王志尚的“线形教学”,还有于永正、支玉恒等小语泰斗的教学实录。这套丛书让我豁然开朗:语文可以如此生动而精彩,丰盈而美丽!比如于永正老师在二年级执教的《草》,就让我产生了仰望星空的感觉:原来,问题是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原来,字词的理解是需要借助合适的方式,调用学生的经验,一点一点文火慢炖,走向水到渠成的;原来,课文的学习是需要这样一步一步由浅入深,从表面走向文本内核的;原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可以采用这样生动有趣的方式的(老师扮演妈妈、奶奶等角色,让学生背给自己听,并以装不懂的方式考验学生的理解)……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原来,扎实与精彩是可以同生共长的!
于是,我试着将学到的好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在网络还未普及的90年代,凭借着这点阅读积累和善于“吸收与模仿”的优势,在一次次教研活动中,我执教的课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深深地知道:这完全得益于那么多好书给我的启迪。
借鉴:感受语文教学之“美”味
虽然在语文教学上小有收获,但我依然迷茫: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我对“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的观念还不够明朗。但是,我却不知道症结在哪儿。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一股清新的教改之风吹遍大江南北,也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崭新的理念带到了我们身边。在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之后,我终于发现问题所在:我的课精于设计,以教师主导为主,以问答式对话为主,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不够大。
可是,方向在哪儿?
这时,我无意中看到了周一贯老师撰写的《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一书。书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结合大量的教学案例,介绍了各种教学设计方法。其中“软设计”一说让我眼前一亮!
细细阅读之后,我明白了:原来我的教学都是“一线到底”的硬设计。而要发挥学生主动性,应该以“软设计”为主,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展开思维,主动学习。
后来,我在王燕骅老师的文章中看到了 “弹性设计说”,也在薛法根的文章中看到了“组块教学说”。他们的观点与周一贯先生的观点内涵一致。而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更让我在课堂上读懂了什么叫做“软设计”。
王崧舟老师紧扣“纹丝不动”一词,引导学生展开课文学习。从理解“纹丝不动”涵义,到解读“纹丝不动”的原因、表现、结果、后果,学生所有的学习收获,都是在“纹丝不动”一词指引下,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出来的。整节课点清线明,层层深入,浑然一体,美到极致。
这才是我向往的课堂!
我欣喜地将“软设计”理念运用于我的教学实践,努力让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集中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之美。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执教《春天的雨点》,这节课学习主题突出,过程充分,效果明显,得到了教研员的称赞,她夸我在新课程的学习上花了很多功夫,还向区小语骨干班班主任推荐,承担结业汇报课任务。
创生:追寻语文教学之“本”味
有一段时间,我明显地意识到:我的语文教学处于停滞期了,似乎没有新的成长了。
喜欢欣赏名师特级教师精心奉献的一个个精彩课例,总是想:我怎么没有这样的深度,去发现文字背后的内涵?我怎么没有这样的智慧,去设计独到的教案?
这时,有朋友向我推荐王荣生教授的《教学内容的重构》和《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两本书。
快速浏览,许多观点让我醍醐灌顶:
我国语文教学的问题和困难,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而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上。
当今的语文教学,应该从“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转移到“把我理解教材的方式教给学生”。
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切的教学内容。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
如果有意识地将一篇课文处置成样本,那么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与本性根本矛盾的教学方式,绝对是个严重的事故;如果在讲和听的还是文中所讲述的那东西,那也许该称作语文教学的灾难。
……
看着,想着,不禁头涔涔了:
这么多年的语文课,我的教学内容适切吗?我给了学生多少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式?我给学生留下了多少语文的经验,习得了多少语文的素养?
我总是思考教学方法的比较多,却很少去衡量教学内容的适切性。或者说,我自己对教学内容,也没有深入地挖掘过,看不到更多的文字背后的东西,发现不了文本独特的个性。
所以,是我的肤浅,导致了课堂的单薄。哪怕热闹哪怕顺畅,价值还很有限。
所以,名师特级们能设计那样精彩的课堂,不仅仅源于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源于他们高超的设计艺术,更源于他们超强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敏锐的教材把握能力。
那么,慢慢学习慢慢摸索吧。
于是,我细细品读王荣生的《教学内容的重构》,品读钱理群的《解读语文》,品读叶开的《对抗语文》,品读各种文学作品赏析,学习文本解读功夫。
于是,朗读课文也成了我的必修课。在一遍遍朗读中,我努力去发现文本更多的内涵,去寻找并选择更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于是,让学生学有提升,在原有基础上进步,也成了我思考的主题。我经常追问自己:这节课,学生有新的收获吗?我带给他们多少他们自己朗读时发现不了的东西?
慢慢地,我发现:教参真的只是教参而已,我需要独立自主地去创造属于我和孩子们的课堂,努力去体现语文课应该有的“原汁原味”。
慢慢地,我发现:解读文本,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文本特点清晰了,教材个性把握了,教学内容明朗了,教学设计就简单了,我在课堂上的感觉也顺畅了,底气也足了。
慢慢地,我发现:教室里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孩子们变得爱学习了,变得会学习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自信也更足了,学习效果自然也提升了。
于是我坚信:多进行深度的专业阅读,能让自己走得更远。
当然,这一条路很漫长,而我,依然站在起点。庆幸的是,我已上路,而且会一直幸福地前行!